
电商的主流商业模型
Hmmm,怎么说,电商现在模式已经非常成熟了,被各个国家各个公司给跑出来了。所以电商来说,很难出现所谓的:“独角兽创业”的现象级项目
所以,今天这个文章,主要是给想入门的初学者准备。
如果是大咖,如果是渴望一夜暴富的,这里就直接关了吧,以下内容比较干,也比较枯燥。如果想看看电商是否有自己的机会,那你可以把这篇文章读几遍,相信带给你的价值会让你受益一生!
1. 基础理论工作
我在博客里准备了一些通俗易懂的关于互联网营销的文章,大家可以去通读下,这些认知是最基本的环节,只有大致明白了,才能更好地去读懂这篇文章!
https://www.chineseit.com.au/category/basic-idea-digital-marketing/
2. 平台VS铺子?电商的最初级模式


此电商非彼电商
不要看马爸爸风光无限,你就觉得做电商,好像自己也非常与时俱进!
好吧,我们专栏不忽悠人,能被忽悠的人,我们合作起来也费劲,算是一个筛选的过程吧。
首先,我们就先给你浇一盆子冷水,让你做电商创业的心先冷静下!
马云爸爸是做了一个大平台,并且在平台与平台的战争中获胜,他做的并不是你认为的电商,他做的是电商的基建和收税的工作。
是的,和政府干的事是一致的,只是一个是龙,一个是蛇而已!
记住这点,这很关键!当然所谓的明眼人也想做平台,可平台是那么好做的嘛?躺着当爸爸是开心的,但这爸爸也不是你相当就当的。澳洲这边多少人想做平台?我到现在没看到谁成功了!马云你让他放现在去创业,他也做不起来阿里了,那是要天时地利人和的重重辅助,是有大环境的背景支持的!


- 搞定货源
- 进货
- 找到客户
- 购买成交
- 继续进货
- 赚取差价
这是产品买卖的最基本的流程和场景,也是所谓的商业模型,听起来是low了点,但是初学者还是尽量好好读读,品品。
电商呢?
搞定“人,场,货”,无非这3个要素。
人,在线上叫流量,在线下叫客流量。如果你看了我写的基础文章,这明白流量都是完成了 给客户传递你产品或者服务信息的一个办法之一而已!
我在文章里一直强调,电商为什么和线下又不一样,在于它在人场货的三个要素里,完成了一些变化,这些变化才是我们一定要深刻理解思考的!
马云爸爸,帮你搞定了,人和场的问题(能搞到流量才能做平台,这是我很多想做电商平台客户咨询我,我一句话就会问的问题,基本都哑巴了)
你把货给搬运好就行,别操那么多心!好好给爸爸打工,这是电商刚萌发的时候的靠谱出路!而配合你搬运货的就是现在的四通一达们,当然物流公司的老板也翻身了!这是另一个话题了。
这就让你的店铺搬货模式出现了一些有意思的变动!
1. 线下店铺只能服务它周围顶多一公里
2. 它周围的人流量有限,什么时候可以发点小财?旁边突然有一个大项目启动,无数的工人和办公室人员涌入,你可以吃一波红利!
3. 我一个店铺的物理位置有限,同时服务的人是有上限的(限制很多)
电商铺子呢?一样的商业模型,但是有意思的地方发生了!
1. 因为是线上,互联网流量没有边界,理论上全世界的人都可以在同一时间访问你的店铺
2. 理论上只要服务器扛得住,全世界人在同一时间下单,你是可以收到全世界人民的钱的!
3. 只要物流能配送到,你的货理论上可以发给全世界的人民
4. 电商都是流程化,你爆单了,只要能招聘到人,快速培训就上手,干的都是机械的活!
所以,只要你能搞到充足的流量,你的电商项目理论上是可以从0-100快速爆发的,这个爆发力是线下商业根本不具备的!

这不知道是我们专栏第几次引用这个历代黄河改道图了。
为什么,迎接淘宝最初爆发的人都是一些技校毕业,都是一些社会上没什么竞争力的人?
因为新事物出现,old money的利益代表,无论大小,都是看不上,看不清的。而new money们也不是多么高瞻远瞩,都是生活所逼下的一个无奈选择而已!当然,现在new money们已经是突破人生阶层,可以在各自领域里煲鸡汤了,就不能把这个话说的这么明白了!
言归正传,我之前罗列的几个要素变化里,到底让这个商业模式产生了什么变化?
我个人而言,模式是没有啥变化的,都是买卖的简单模式(如果太复杂,你让new money怎么跟你玩?)
我在一篇文章里,拿史玉柱为什么投电视广告大获成功谈到,这背后看到的是彩电下乡,人人都彩电的流量红利变迁!!!
跟着马爸爸发财的new money们也是赚到了新的流量改道的红利!再看看黄河改道的图,想必大家是不是觉得历史和商业都是通的!
流量变迁的红利巨大,新的电商模式也让你突破了街边小店的服务极限。中国有那么多便宜的劳动力,你就可以短时间内雇到一批人来给你消化大量的红利!这就是你过去看到的靠电商发家的人的商业本质!
这种传统电商的商业模式里,你再好好好好的仔细推演下,这种模式的赚钱的前提是什么?
无非是买卖!
你赚的是商品搬运的差价!
既然是差价,算算你花费在哪里?赚钱在哪里?
- 商品通过电商模式流通,你没有店铺成本,你没有人工成本,你的成本就是:马爸爸的税(就是流量费了),你自己家的房租,物流费用等
- 商品通过普通销售渠道走,你的成本:人工成本,五险一金,店铺租金,给国家的税(这里不可说的太多,低调)
在中国生活的人,这个账怎么算的起码常识有吧?
那你来海外创业,是不是也要把这些因素在各个国家的成本给算下?
如果算下来,客户只要忍受3天的邮寄时间,他们就可以以更便宜的价格,买到自己想要的产品(对了,还没有线下物理空间的限制,可以随意买到自己想要的产品),你认为客户会怎么选?
结论:
1. 在中国,假设你们货源价格都差不大的情况下。线下的店租+给政府的税+人工成本> 马爸爸的税(流量的费用)+人工成本+物流成本,就是你利润来源的基本算法。
2. 为什么华人都热衷在海外做电商?(亚马逊的70%卖家都是华人或者华裔):因为你即使其他地方和竞争对手打平,你背靠中国工厂,你的货源成本你怕谁?
这就是过去10年,无论中国国内电商和海外跨境电商能爆发的基本点。吃的红利有2点:
1. 流量改道的红利
2. 中国工厂的大背景
2. 传统电商模式不灵了?!

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!过去电商的本质就是配合爸爸干掉Old money的渠道来分账
- 搞定货源
- 进货
- 找到客户
- 购买成交
- 继续进货
- 赚取差价
我们又来复习这个产品买卖的最基本的流程和场景,也是所谓的商业模型。
买卖流程里,撮合你和客户的是谁?是爸爸的淘宝!
电商的模式如此粗暴简单,那你技校毕业的能发财, 我凭啥不行?
你给爸爸交税,我缴更多的钱,买更多的流量不就行了?
你都是5手货源,我直接找工厂行不行?
你几万拿货,我几百万行不行?
缓过神的old money们的渠道怕你不成?
那这场电商游戏结局就定了,没啥好推演的。
1. 如果马云爸爸的平台的流量增长(肉)大于商家的增长(狼),那这个游戏可以继续玩下去
2. 如果流量大改道的红利枯竭了,那恶性竞争只会越来越严重
线下好歹有地理位置的保护(是的,成也萧何败萧何,现在线下为什么又被重视起来?就是因为一个简单的道理,我线下再差,我好歹是分钟级服务我周边的客户。你在山西再牛逼,你来浙江,我也不怕你!)
线上之前流量通吃的反噬就是,一旦有竞争也是你死我活的下场!(大家都是吃爸爸的这碗饭)
大佬们为什么对自己平台的流量这么看重?一旦有变化(比如拼多多),都是不顾及吃相,一定按死你,就是因为大家都是明眼人,都知道你所谓电商帝国的命门所在!

所以,只要你做电商创业,最大的关键是算出你的利润模型出来。
而里面最重要的一个因素:流量的成本(获客成本)

2. 生命会自己寻找出路!跨境,跟卖,私域,品牌,dropshipping!
在绞杀的到处都是尸体的电商王国里,每个赛道都出现了头部的王者,地位难以撼动,资金按亿算,团队上百是标配。
那想继续吃电商这碗饭的人怎么办?
为流量生,为流量死,生命会自己寻找生存的方向,聚水而居!
方法如下:
- 把产品卖给外国人,那边还属于蓝海,外国人民没中国人民这么可怕(这话有点讽刺,但是事实)
- 越过淘宝的流量,去寻找新的流量洼地,比如微商!(当然现在也烂了,有眼界的都转型了)
- 杀入到五环外(拼多多找到了新的流量洼地,在腾讯爸爸的配合下杀了进去,成功立身)
- 做自己品牌,不管大众还是小众,必须是能掌握在自己手里的,不再仅仅搬货,我要做上游的爷爷
- 依靠第四点的趋势,又抓住了新的价值洼地的雷军先生(小米有品的战略)
- 趁着你们中国人拼红眼的当头,我外国人做drop shipping,玩流量利差!
还是在“人,场,货”,这3个要素下功夫,你看电商玩的再玄,那都是人家电商平台自己的事情,普通做电商的不管再大的规模,你都是搬货而已,不要把自己看的太高端。

2.1 跨境电商的现状
中国人民的生存能力是杰出的,而像我之前说的,New money在爸爸的带领下干掉了Old money
那电商里的old money在厮杀中,电商里也诞生一些new money。他们素质更高,国际视野更足,配合中国世界工厂的外贸经验积累。成功的杀入了海外的电商市场。
反正,电商都是搬货找利差,我依靠中国工厂+我也懂你海外的电商运营,那干掉外国电商从业者兼职就是轻而易举!
而跨境电商里的Drop shipping为什么现在越来越玩不转了?
因为drop shipping的模式根本上就是玩流量(简单来说,就是这帮外国的流量玩家,去速卖通这种网站找到能一键代发的商家,因为这些中国商家已经在国内杀红了眼,产品价格低到外国同胞根本无法相信。然后呢他们做了一个电商网站,把中国商家的产品挂到网上卖,卖了以后再去速卖通下单,中间赚差价)
中国的电商正规军一旦结阵,那威力哪里是这种游牧民族能比的。
在中国跨境团队的努力下,把中国国内电商的那套血腥打法又逐渐,按行业,按品类直接复制到海外。美国杀得见红,就复制到南美,俄罗斯。反正就是一招鲜,往死里干!
Drop Shipping这种玩法就越来越被打压,没了以前那种躺着血赚的红利了。
那怎么办?
如果你做跨境电商,或者在海外国家做本地电商,你都要明白,最终你的对手不是本地那些弱鸡,而是中国那些虎视眈眈的跨境电商团队。
如果你在海外做普通的搬货电商并且想挣钱,我有如下建议:
- 不要选小件(小包裹现在国际快运已经快把时间差抹平了),做小件,还没有品牌渠道保护的话,你死是迟早的!
- 做小件,那就避开大品类。因为跨境电商团队是看不上你年销售几十万的小品类的。这种你做好了,也够你生活,这个可以做为起步的品类,各项风险都很低
- 有资金,就做大件,做需要本地服务的产品。(有些产品,客户买你,不是因为你便宜,而是你能提供后续的服务,这个跨境电商团队一时半会不可能涉足)
- 做有品牌和渠道保护的产品。这类现在是趋势,但是考验你和和品牌的关系。国内的品牌商,说实话,契约精神还不够,对每个国家的认知不充分,很容易按国内的一年就要起几千万销量走才跟你玩的,也很容易撕毁协议,很不好的一点!
如果你在海外做普通的搬货电商只是为了营业额,我有如下建议:
在澳洲的商家都懂我的意思,如果你只是想快速起营业额,那电商就太适合大家了,因为简单,粗暴,直接有效!
1. 去跟卖(好吧,中国人讨厌这个事,但是确是中国人过去几十年各行各业能存活的主流模式之一!)去你当地国家的线上看一圈,看看销量,价格,你能拿到的成本,刨去必要的电商成本以外,还剩多少?然后剩下的我就不多说了。
如果你在海外做电商,还想长久盈利,我有如下建议:
2.2 押注新国货品牌
新国货崛起,品牌意识加强,再不是同质化竞争的OEM工厂的相互厮杀了。
那你是不是需要押注到某些品牌上?
这个过程非常痛苦,因为你面临着第一线作战,但是总部思维还在国内打转的底部。
一个码都不给换,卡了1-2年,没法卖的情况太多太多了。
品牌在出海的过程中本身就需要一个时间积淀,而你最好不要带了路,还没挣到钱,最后被品牌给T了。
只要你能投注到不错的品牌,你是可以享受到长久的红利的,也是值得付出的!
2.3 做自己的社群和私域流量
这是我给所有的客户一个衷心的建议
因为,你拼粗暴的卖货,你是干不过那帮人的
绑定品牌,也需要你有一定的实力。
只有服务是长久!
分享2个案例:
2.3.1 olight Australia
这是绑定品牌+做自己社群的典范。
既有品牌的支持,能控价,控货,又能保证货品上的供应。
然后发力做澳洲本地社群,积累了数以万计的忠实粉丝,在FB上有直播,又内容沉淀,线下又分享会等等。
一次Facebook活动,1个小时就是几十万澳币的销售量,在澳洲这种市场里是非常亮眼的成果了!
大家可以好好学习下,我们推荐的最好的案例之一!
2.3.1 海外华人社群团购
这是我们团队重点押注的赛道,为此,我们花费了2年时间,几百万的资金去开发了 一整套专注于海外市场的微信端电商小程序系统。
- 支持各个国家货币的收付款
- 支持信用卡银行卡支付
- 支持库存软件对接
- 支持各地物流
- 支持团长模式
团长们都是白手起家,通过Drop shipping + 运营自己的流量社群来形成小池子的私域流量打法。
运营自己的社群,所以每天大家在群里可以交流互动点评,团长不再是商家,而是大家的意见领袖,带着大家去全世界团购,买买买,提高议价和售后的权利。
不拘泥于任何品牌,粉丝的需求就是我最大的努力方向,今天团日本,明天扫欧洲。这就是现在电商行业里,真正的零投资的长期生意!!!
需要系统支持的,请随时联系我们,或者点击下面按钮去查看更多的细节!
这种需要经验积累的工作,交给我们团队来帮您执行,在澳洲寻找靠谱的第三方是比自己培养团队要划算的多的,你不得不选的方向(整个社会的现状)。您在我们的辅助下,更多的把精力聚焦在品牌的设计,市场调研,种子用户的培养,去行业品类的前瞻思考上。
2.4.1 案例分享:网红沙滩巾

创业第一年,基本什么也卖不出去,属于摸索期,试了很多方法,都不太奏效!
如果大家再仔细看过我之前的文章,就知道我的习惯,把金子隐藏到大家都习以为常的常识里!
后来,网红逐渐兴起,网红们也缺乏好的产品来拍素材去取悦自己的粉丝,作为主打设计的沙滩巾品牌尝试和新兴的网红合作,一炮而红!!!
电商,电商,为流量生,为流量死!
想要电商做的好,找到新兴的流量方向,或者寻找流量洼地,这才是最核心的一点!!!
现在他们这个品牌已经走出澳洲,成为一个成功的国际品牌!2年前就是每天几百单的成绩了!
2.4.1 案例分享:

July 旅行箱,这是澳洲华人圈里比较成功的把品牌打入到了西人圈的案例!